设为首页

:::会 员 登 陆:::  
 会员名称  
 会员密码  
 验 证 码   
  

:::超 级 搜 索:::  
 栏  目 
 类  别 
 关 键 词 
 站内搜索   网络搜索
  

:::热门专题TOP10:::  
 将临期第一主日周六晨祷
 献县教区慕道课程内容大纲(六)
 献县教区慕道课程内容大纲(一)
 出谷记(一)
 分辨(二)
 出谷记(二)
 《天主教法典》民事诉讼(4)
 《天主教法典》罪罚总则(1)
 圣玛尔大、圣玛利亚、圣拉匝禄(纪念日)
 祝福仪式经文

:::版权及免责声明:::  

  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
  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

 来    源: 天主教沧州教区
 作    者: peter
 发表日期: 2021/6/29 16:19:03
 阅读次数: 0
 文章标题: 伦理婚姻家庭 → 家庭沟通小技巧(二)
 查看权限: 普通专题
 查看方式: 查看:[ 大字 中字 小字 ] [双击滚屏]
 正    文:
家庭沟通小技巧(二)
 

原则6:以言语表达来验证你的每一个假设。在做之前要得到对方的赞同。

为了验证假设,最好经常这样问:「你的意思是……」或「我看我是不是了解你的意思了,你是说……」这个方法叫做「回馈」,也叫「核对」。

「你怎么可以那样讲呢﹖」

原则7:承认每一件事都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。

如果你问某些人为什么生彼此的气,常常吵架,他们多半回答:「因为我们看法不同。」换句话说,他们认为看法不同必起争吵。其实,意见的不同可以引致很好的讨论,不一定非吵起来不可。

因此当孩子说:「我觉得你不公平」时,最好花时间和他彻底讨论一番。当时若不能立刻谈,也要找个适当的机会,和他好好谈。在讨论的过程中,如果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他觉得你不公平,要让他提出来:「告诉我,你从什么地方觉得我不公平﹖」那么,不论你们讨论出什么,这种结果一定是比较好的。

「我没有生气啊!」

原则8:承认家人对你的观察入微。

在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则:没有把握的事不要随便否认,包括你的语气、表情、手势及内心的动机等。

假设妳丈夫说妳语气嘲讽、神态自负。你自己可能不觉得,甚至自认为十分谦虚。但是你的确不知道别人看起来如何,就先别否认。只要告诉她,你自己不觉得,但是很感谢他告诉妳,也希望他能帮妳一起解决这个问题。

总之,不要轻易否认别人,尤其是家人所说对你的印象。反而要追究这印象形成的原因,让你对自己的了解更深切,并增进你和他人的沟通关系。

「是你先开始的!」

原则9:不要让好言的讨论变成恶言的争吵。

平心而论,讨论不一定带来好结果。一方的自私常使协议不易达成,或者虽然达成协议而事后依然故我。还有个人对冲动的克制也会影响讨论的结果,如果有一方克制不了冲动,讨论必定无效。然而只要双方恳切讨论,就算没有带来具体好结果,也总比破坏性的争吵好。

我们经常听到人说:「我不想跟你吵!」这句话细加推敲,实在有语病。既然几乎没有人喜欢争吵,讲这句话究竟有什么必要呢﹖

一般人为什么会说「我不想跟你吵」呢?我想至少有下列三点原因:

1.是由于一种自我防卫的心理,叫做「否认自己的感觉」。这几乎是每个人共通的倾向,谁愿意承认有个「魔鬼」在他里面?

2.另一个目的是有意让自己和他人相信,自己本是纯洁无辜的,只是别人逼得你不得不恶言以对。说「我不想吵」就意味着「是你想吵的」,等于在指责对方的不是,推诿责任。

3.第三个目的是在逃避讨论。逃避的原因是怕尴尬,或怕被揭开疮疤等等,或者是有意的逃避,也可能是带点自我防卫的意味。

一个很清楚的事实是,没有人能逼得你吵起来,除非他拿了枪顶住你的脑袋。因此任何人陷入争吵中,自己多少要负责任。还有,「一个巴掌拍不响」,别人的咆哮,不一定表示你也非怒吼不可。因此,用「是你先开始吵的」来推诿责任,是没有道理的。

当孩子把牛奶泼翻在父亲的西装裤上时:

A、愤怒:你这个笨蛋!你几时好好儿作过事!

B、接受:下次要小心一点!到厨房去跟妈妈拿块抹布来!

太太对丈夫说:我希望你至少不要把臭袜子丢得东一只、西一只!

A、愤怒:你在跟谁说话﹖也不先瞧瞧你那见不得人的脏厨房!

B、接受:你说得对,那是我的坏习惯,我会尽力去改。不过,你可以说得轻声一点,免吵醒孩子吗﹖

最后我们要提一下关于「谈话的艺术」。前面所说的,一直把「讨论」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,当然这是它的主要功能。但是讨论本身也能带来乐趣,因为它使双方有兴趣倾听并尊重对方的意见而增进关系的美好,也因为许多有意义的谈话能促进个人成长。

我们应该鼓励(不是强迫或唠叨)家里每一个人加入谈话、表示意见、联络感情。教导孩子尊重别人表达意见的权利,而当他不同意对方时,要如何以尊重的态度表达出来。

「我不想惹出一场吵架!」

原则10: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;只要是有意义的问题就要提出来,不要拍烦扰了对方。

如果你已经学会如何防止讨论演变成争吵,就不会借口「怕吵起来」而逃避讨论。只要你想建立亲密与信赖的关系,就要立意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,和对方开诚布公,提出你的问题、思虑和耽忧。即使你怕因此引起对方的不快,也要提出来。把问题搁在那儿,就好比身体有病却讳疾忌医。问题不会自动消失,相反地,会如病菌的感染和蔓延,逐渐加剧。有了问题,一定要在关怀对方的感受之下技巧地提出来;若是为了保护对方免受烦扰而逃避不谈,日子一久,反而就伤害得更大了。

这个原则可以换用另一种说法:不要圆滑!有人把它和委婉混为一谈,其实二者是不同的。圆滑意味着:「我不信任你能真诚接受批评,我怕你会有不好的反应,因此我不要告诉你。」换句话说,是借口对方会有不好的反应而逃避坦诚开放;这也是轻视对方。而委婉意味着尊重和信赖:「只要我尊重你的感受,相信你也能接受我的坦諴。」没有借口托辞。

重要的问题避而不谈,其结果导致死亡的也许比较罕见,但是还有其它无数的悲剧因此产生,如离婚、孩子的管教出问题等。许多人因为怕表达感受和讨论问题,而无法和对方建立亲密坦诚的关系。说「这会伤了他,所以我不能告诉他我怎么想」这句话,只有部份是真为了保护、关怀对方,其余都是借口,只是为了逃避根本问题或怕引起不愉快。这种话意味着不信任,至少是不相信对方有坦诚沟通的能力;也意味着对两人的关系抱持悲观的态度,不认为彼此能建立亲密信赖的关系。

当我们要表达不好的感觉时,只从声调、表情、手势或以讽刺的方法都是不坦诚的,反而会更伤害了关系的发展。就以愤怒的情绪为例,如果你抬高了音调、横眉倒竖、说气话来表达你的愤怒,必定也会激起对方的怒气,而演变成一场吵架,最后两人「淹没」在愤怒的浪潮中而不明就里。于是都会觉得是对方的错,因而更生气,这是亲密关系的大敌。

为了避免恶言争吵,重要的是不要把不好的情绪表现在声音、表情、神态等「非正面」的方式上,最好直接明说:「我觉得很生气,因为……」换句话说,有什么感觉、是为了什么原因,都要明白说出来。如果原因不清楚,也要说:「我很生气,但是不知道为什么。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找出来。」

我们可以「指责」人吗?可以的,但要严格遵守下列规则:

1.指责的主要目的在帮助问题的解决。

2.一次指责一件事情,以便彻底讨论。

3.要就事论事,并要求「合理」的改变。

4.提出指责的人也要检讨自己所负的责任。

5.被指责的人不能以此作为生气的借口。

6.不可演变成相互指责。

最后要强调一点,就是原则10只适用在亲密的关系中,对泛泛之交如果也要坦诚表示自己的感觉,就显得太莽撞了;交浅不必言深。

「你神经病!」

原则11:不要用不当的沟通技巧;不要陷入恶劣的吵架。

不当的技巧一:假设对方作了不合理的要求或说了不合理的话。「他作了这点东西,难道真要我向他叩头道谢不成﹖」

不当的技巧二:读出别人行为的动机;骤下结论;以偏概全。「你就是因为愧疚才去做的!否则为什么要讨好我?」

L孩子:我的算术不好。

回答1:算术这门功课的确不容易。

危险:孩子可能会借口他念得不好就是因为你为他认定的「算术不容易」。

回答2:老师大概没有讲清楚。

危险:鼓励孩子责怪老师,这是有害的。

回答3:上课时你一定觉得很难挨。

危险:表示上算术课真的很无聊、泄气,其实孩子可能有兴趣而只是希望老师能多解释而已。

因此当孩子说:「我的算术不好」时,我建议你对他说:「我们来看看问题在那里,想办法看怎么解决。」这句话表达了更真诚的了解,而「读心术」式的了解让孩子仍然处在未决的问题中。

「看你的房间有多脏!」

不当的技巧三:转移话题;反攻击。

朋友:为什么你在众人面前让你太太受窘﹖

丈夫:哦:你不知道她就是经常这样在别人面前烦我!

母亲:为什么你没经我允许就拿罐子里的糖果﹖

孩子:可是,妈,玛丽拿得比我多!

父亲:我要揍你一顿,因为你昨晚过了十二点才回来。

孩子:但你上星期说没关系,妈也记得你说过。

父亲:不管怎样,看看你的房间有多脏!

「你从来就没让我把话说完!」

不当的技巧四:一次指责多件事情。

「我已经告诉你一千次了!」

不当的技巧五:耍数字游戏。

「为什么要小题大做﹖」

不当的技巧六:运用逻辑、说大道理来掩饰真正的感情。

「但是那不对,我没有……」

不当的技巧七:打断。

「好,我们离婚!看你能怎样!」

不当的技巧八:身怀原子弹;威吓、叫嚣、爆发。

「你就像你父亲一样,那窝囊的老家伙!」

不当的技巧九:指责别人能力所不及或不可改变之事;不肯原谅别人。

「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人!」

不当的技巧十:侮辱对方;宣扬家丑。

「那是你疑神疑鬼!」

不当的技巧十一:把人逼疯;折磨人。

下面是常见的折磨人的方法:

1.否认对方清楚观察到的事实或感觉。

2.前后矛盾的要求。

3.在所要求的事上挑毛病。

4.否认已经详细讨论或达成协议的事。

5.经过协议之后而赖帐。

6.让对方抱着大希望,而后无缘无故改变主意。

7.执着表面的字义,否认话中含意。

8.硬指别人说了某种话。

9.指责别人存心不良。

10.为自己不该有的行为责怪别人。

11.不为别人着想。

12.同样的话说了又说。

13.俨然精神病医生或心理专家。

「呜呜,呜呜……」

不当的技巧十二:一哭、二闹、三上吊;使人感到愧疚。

「当然,我们等着那么一天吧!」

不当的技巧十三:挖苦讽刺。

「…………」

不当的技巧十四:沉默、不理、愠怒、绷脸、冷战。

「你误会了,我没有那个意思。」

原则12:沟通造成的效果比本意重要。

 

「怎么可以对妹妹那样讲,多丢脸!」

原则13:接受一切感觉并试着去了解;不要接受一切行为,但也要试着去了解。

「好啦!都是我一个人的错!」

原则14:要委婉、体贴而有礼地尊重对方和他的感受。

「哦,拜托!不要再教我听训!」

原则15:不要说教或训话;最好用发问的方式。

「我成绩不好,都是老师偏心。」

原则16:不要找借口。

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许多借口都有一个共同点:伪称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。

「我已经说过一千次了!」

原则17:不要唠叨、叫骂、发牢骚。

「我不过是在开玩笑,难道你连一个玩笑都经不起﹖」

原则18:得幽默时且幽默,当严肃时要严肃;不要以取笑他人为乐。

「你刚才说什么!」

原则19:学会倾听。

谈到倾听,首先要注意的是有效倾听必须主动积极,意思是说对对方的感觉和意见感兴趣,并且积极努力去听、去了解对方,若有不明白的就问清楚。

但有些人连自己讲的话都没去听!如果你打个岔问他刚才说什么,他也许已经忘了!

我们每天所接受到的沟通多半是很不明确,可以作多种解释的。

而我在此所提出的「积极的倾听」不会引起任何人的焦虑不安,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。这不是什么技巧或方法,而是一种态度:关怀、了解和接受对方,面对问题就鼓励他或帮助他寻求解决的途径,这种态度若是真诚不带虚假,一定能「无往不利」。

当然,积极的倾听一定包含了「回馈」在内,就是查证或「核对」一下,看看你是否已经了解了对方:「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话,你的意思是……」这种或类似的话相当有助于沟通。但是一旦确定了你对他的了解,就要进入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。否则,没有付诸行动,空有帮助与了解的心也是徒然的。

【徐锦尧节录自《家庭沟通》】


上一篇:没有上一条记录
下一篇:家庭沟通小技巧(一)
【公共评论】[目前共有0条评论] [发表评论]
【相关新闻】 [共0条]
 暂 无 相 关 内 容
【相关软件】 [共0个]
 暂 无 相 关 内 容
【相关文章】 [共0篇]
 暂 无 相 关 内 容
【相关教程】 [共1篇]
  家庭沟通小技巧(二)
友情链接 | 在线留言 | 网站管理 | 会员注册 
Copyright© 2020-2025 教区数据中心
管理员:Peter 建站时间:2020-01-01
服务信箱:m15720378421@163.com Powered By:xianxian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