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讲到的是两种人的奉献:财主的奉献和寡妇的奉献。如今教会中也存在这两种方式的奉献:财主式的奉献和寡妇式的奉献。在这段经文中反应出同样都是奉献,但是奉献带出的果效却是不同,一个被纪念,一个不被纪念。财主的奉献从外在上看,是多的,但寡妇的两个小钱的奉献在我们眼中是非常小的,但是在主耶稣的眼中是很大的。为什么“两个小钱”会被耶稣所纪念呢?奉献对于基督徒并不陌生,我们要反思自己奉献有没有被主耶稣纪念呢?
一、耶稣观看每一个人的奉献
这段经文的开始这样记载:“耶稣抬头观看,见财主把捐项投在库里,又见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。”这节经文很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不同人的奉献,耶稣在人的奉献中是一位检查者,更是检验者。
财主来到会堂奉献,他更多在意的是人的看法,而寡妇两个小钱的奉献,她更在意的是耶稣的看法。这也告诉我们,无论我们怎样奉献,天主都知道,并且他在看着我们的奉献。有的人以为奉献的多,反倒在主那里,却是不多的,有的人以为奉献的少,但主却看为是大的。我们今日在天主面前的奉献与否,都不能逃过天主的眼睛,因为耶稣抬头观看我们每一个人的奉献。我们要知道奉献的部分多与少,也不分贫与富,奉献最重要的是在于我们的心。
事实上,一个人面对奉献的态度,即是面对天主的态度。财主奉献的态度不对,就算奉献的多,也是白奉献,不被纪念,而寡妇奉献的态度对,就算她只奉献了两个小钱,但在耶稣的眼中也是多的。今日我们的奉献能否经得起耶稣的看呢?我们奉献的态度对吗?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看法:认为在教会做的多或奉献的物质多,就一定蒙天主悦纳。其实并非如此,只有我们的奉献能经得起耶稣的看,我们的奉献才能蒙天主悦纳。我们不要活在财主自以为是的奉献中,我们要活在寡妇两个小钱的心志中,因为耶稣在抬头看着我们。一个不懂得在奉献上操练自己的基督徒,一定不能得到天主的喜悦,他的属灵生命一定很难健康成长。因此,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奉献这门功课。达味作诗说:“我的心哪,你要称颂上主,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。”(圣咏103:2)蒙恩者,理当感恩,否则就是忘恩负义。
我们要记住自己的身份,才会有正确的奉献心态,有正确的奉献心态,才会有正确的行动。天主将永生赐给我们,这是最大的恩典,我们要为此感恩;又将生活中的一切所需赐给我们,这也是极大的恩典,我们也要为此感恩。天主给我们的恩典难以诉说,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,但天主却容许我们以奉献财物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感恩。我们有没有像寡妇一样感恩呢,还是像财主奉献时,沾沾自喜呢?达味在一次祈祷中,提到了他对奉献的理解:“万物都从你而来,我们把从你而得的献给你!······我们预备这许多材料,要为你的圣名建造殿宇,都是从你而来,都是属你的。”达味对奉献的这种理解,也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理解。若是我们有正确的理解,就会像寡妇一样做出正确的奉献。我们的奉献,不过是把从天主而来的众多东西,拿出少量的部分归给天主,以此表示对天主的感恩。因此,万不可把奉献当成重担。若是我们把奉献当作重担,就会像财主一样,应付奉献,不会像寡妇一样,真心实意的奉献。
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喝酒喝穷的人,有吸毒吸穷的人,也有赌博赌穷的人,但我们绝不会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因为奉献而穷的人。为天主而奉献的人,天主必然要祝福他。今日耶稣就在抬头看着我们,我们敢让耶稣看吗?我们不要过手心向上的生活,要过手心向下的生活,就是奉献。主今天也正对着我们的‘银库’──奉献的立场──坐着,要看我们如何“把捐项投在库里”呢!
二、比众人还奉献的还多
什么是“比众人还多”?难道这个寡妇就奉献那么多吗?这段经文告诉我们,我们要常常有一个奉献的心,并且常常想着为主奉献。尽心尽力的奉献是蒙天主悦纳的。(路12:2)主所看重的,不是你奉献了多少钱,而是你对奉献金钱的存心和态度如何。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,不要作难,不要勉强;因为捐得乐意的人,是天主所喜爱的(格后九7)。
‘小钱’(lepton)是当时面额最小的犹太铜币,不值甚么钱;‘两个小钱’在币值上等于‘一个大钱’(quadran,是当时面额最小的罗马铜币,参谷十二42)。从本段的描述,可以看出这个女人的奉献有下列几个特点:1.她是“一个穷寡妇”:‘穷’字原文是非常强烈的措辞,表明她身无分文,极其穷乏;‘寡’字表明她的身份孤单、无依无靠;‘妇’字表明她的能力软弱、有限。2.她也来奉献:注意这是自愿的乐捐,不是被迫的缴税;以她的身份而言,只要她不埋怨、不求救济已经够好了,谁能指责她不献呢?她并没有来奉献出钱的必要,但是寡妇依然来到圣殿为天主奉献,可见她心中有主。3.她“投了两个小钱”:注意她所投入的是两个小钱,并不是一个大钱(注:两个小钱等于一个大钱);若是一个大钱,因为不能切开,只好全部献出;但这是两个小钱,她原可以献一个,留一个,无需全部献出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奉献的态度是如何的绝对。
耶稣对门徒说:“这妇人比众人投的更多”。有人或者会说:耶稣真不懂数学,她两个小钱,别人那么多“若干”。耶稣不是按人的方法来计算,乃是以“为自己留下多少”而定的。我们自己留下越多,说明我们奉献越少;自己留下越少,就说明我们奉献多。天主所纪念的,不是她那两个小钱,而是真正对她而言有意义的大钱。当寡妇奉献上时,原来的价值转化了,性质也随之改变,它的价值会超越原来的价值。属地的:价值变大。属灵的:在天上也变大。主被这穷寡妇的奉献所感动,以她为榜样来教导门徒。主对奉献的看法与世人不同,奉献多寡在乎质,不在乎量。我们在奉献时,有没有在意被人会说少呢,其实我们不必要在意人的看法,只要天主觉得多,就好了。
三、一切全奉献上
寡妇所投入的不是“有余”的,而是“一切养生的”,即是不可少、藉以维持生命、最心爱的那部分都献上了。这表示她完全的顺服,完全的信赖。两个小钱虽是无几,可是已经表尽她爱天主的心了。她藉这件事把完全的爱浇在天主身上。她宁可自己饿死,不肯在爱天主的事上落后。她看天主是配得她不顾性命的爱的。天主既是她爱的对象,当然在她寡妇生活中不再觉得孤单贫穷了。
寡妇的这种奉献也可以称为毫无保留的奉献,也是一切全献上的奉献。面对奉献,我们要竭尽全力。穷寡妇因奉献两个小钱而得到了耶稣的称赞,原因不是因为数量,而是因为她“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”(谷12:44)很多时候,我们的奉献就像耶稣所说的那些财主,“都是自己有余,拿出来投在里头”。我们奉献,往往总是把自己所有的需要预算之后,才考虑天主,若没有多余的财务,就不再舍得奉献了。我们的这一种做法真的是一切全献上吗?我们只有把自己给献上了,才会把所有的一切献上,否则不能。“所以弟兄们,我以天主的慈悲劝你们,将身体献上,当作活祭,是圣洁的,是天主所喜悦的,你们如此侍奉,乃是理所当然的。”(罗12:1)
先知玛拉基的时代,有好些人在奉献,但他们的奉献并不真诚,更不完全,也不是一切全献上。天主严厉谴责了这种行为:“你们把抢夺的、瘸腿的、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。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?这是耶和华说的。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,他许愿却用用有残疾的献给主,这人是可咒诅的;因为我是大君王,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。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。”(玛拉基亚1:13-14)这一种献祭是有瑕疵的献祭,不讨神喜悦的。宗徒时代,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变卖了全部的家产,但他们“把价银自留下几份”,“其余的几份拿来放在使徒脚前”。从奉献的数量来看,他们的奉献真的不少,但他们缺少真诚,犯了自欺欺人的错误。我们的奉献一定要出于真诚,也要毫无保留,切莫藉着奉献为自己谋取利益或赚取称赞。耶稣在观看每个人的奉献,无论我们是财主还是寡妇。今天,耶稣也在看着我们每个人的奉献,他看数量,更看质量。他不仅看我们奉献多少,也看我们为自己留下多少。愿天主赐给我们一个全然献上的心,不为自己留,只为耶稣留。阿们!
结语:
我们选择跟随耶稣基督就是选择跟随他的奉献精神,因为耶稣基督来不是为索取,不是为自己在社会上积累财富,而是为了奉献自己,使我们能得着。我们作为他的儿女,理当学会奉献,来报答他的恩典。我们要避免财主式的奉献,效法穷寡妇的奉献。基督徒的生命是越舍越有得,不舍,就没有得,总之,基督徒越奉献,也就越有福气。耶稣说:“因为人子来,并不是要受人的侍奉,乃是要服侍人,并且要舍命,作多人的赎价。”(可10:45)我们基督徒要效法耶稣基督,建立一种奉献的价值观,不是为自己的利益去索取,而是要耶稣基督在世上的爱广传。愿我们每一位弟兄姊妹在今天的讲道中能够得到益处,能够看到穷寡妇那样大的“标杆”,因为穷寡妇把一切养生的投进去了,没有给自己留下,心中装满了主耶稣基督,愿我们的心中也能装满耶稣基督。阿们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