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主给两个人各一粒种子,并许诺说:“三年后,谁培育出人间最大的花朵,以至于我在天堂都能观赏,谁就能获得飞翔的机会。”
甲立即揣着种子出发。他发誓要找到世上最肥沃的土壤,最优良的气候条件。
乙没有出发。因为他觉得脚下的土地蛮不错,随手将种子种入土中。一个月后,种子发芽、长大、开花了。那花很平常,既不大,也不奇。乙没有放弃,而是精心培育、守护。第二个月,他收获了几十粒种子。然后,他将种子全部种入附近的土地中。
此时的甲,已走了很远。
乙的种子们又开花了,依然是平常的花朵,只是颜色多了两种。乙很高兴,他像园丁一样关怀着这种花。不久,他收获了一小袋种子,并立即将种子播撒在更大的范围。
此时的甲,杳无音信。
乙的种子们又开花了,依然是平常的花朵,但出现了一些变种,颜色也更加多样。乙很兴奋,他估计奇迹就蕴藏其中。不久,他收获了数袋种子。为了更广泛地播种,乙爬上附近的山头,把种子撒向四面八方。
两年过去了。甲走遍天涯海角,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地,因为再好的土地都有些可疑,似乎仍有更神奇的土地在遥远的地方召唤他。因此,他的那粒种子一直揣在怀中,无处发芽。
而此刻乙所在的地方,已是漫山遍野的花朵了。这些花朵形态各异,多姿多彩;虽然没有一朵堪称大花,但乙不感到失望,因为种花本身的乐趣令他欣喜不已,充满创意,他更加投入这项工作了。
第三年春天,天主站在天堂的大门边,看见人间有一朵硕大无比的花,乙正在忙忙碌碌。天主还看见甲依然揣着种子到处奔波,像个投机分子。
这时候,乙感觉自己身轻如燕……他抬头看见天主的微笑,于是他像展开了翅膀一样在空中翱翔……
在今天福音上,耶稣说:“天主的国相似什么?我要把它比作什么呢?它相似一粒芥子,人取来种在自己的园中,它遂生长起来,成为大树,天上的飞鸟都栖息在它的枝头上。”
芥菜籽是种子中很小的,不被人们所注意。芥菜籽也最不值钱的,故而人们也不重视它。可是芥菜籽种下去却能发芽生长,且长成很大的树,并有天上的飞鸟在其上搭窝。这实在是一个奇妙的大变化。
耶稣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最大的事情——天国的发展过程(即天国一开始是微小的,但经过生长过程,最终会变得很大,产生很大影响),通俗易懂,平中出奇,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,起到引人人胜的效果。
耶稣的这个比喻一方面是向人讲明天国的道理,另一方面也是借此鼓励信徒,安慰他们,给他们以信心,让他们明确知道:最伟大的事业往往是从最小的地方开始;最大的事情往往是从小事起头;浩大的工程往往是从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开头。但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,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与他们相随,作他们随时的帮助,以致工作的效果远远超出他们所能估量。
在比喻中我们注意到,芥菜籽虽然小,又不太贵重,也不太被人注意,但它却有丰富顽强的生命,有力量。由此我们让我们明白,种子并不在乎它有多大,外表有多漂亮,而是在于它的质量。换言之,就是看种子有没有内在的生命,有没有埋在地里,埋在地里后有没有死亡。天国的道理也就是这样。耶稣说:“我就是道路,真理,生命,”(若14:6)。又说:“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,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”(若12:32)。
芥菜籽比喻里的种子指的就是耶稣自己。耶稣是永生天主的独生爱子。“他本有天主的形象,不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强夺的,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象,成为人的样式。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所以天主将他升为至高,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,地上的和地底下的,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,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,以光荣天主圣父”(斐理伯2:6—8)。耶稣这粒天国的种子很小,是事实;但他后来长成大树,也是实事。
耶稣说:“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,仍旧是一粒,若是死了,就结出许多籽粒来”(若12:24)。是的,耶稣从死里复活,特别是五旬节圣神降临后,门徒们满怀着对耶稣的信心,靠着圣神的能力,将永生主死而复活的好信息,信他的人有永生的信息,迅速传遍了耶路撤冷、犹太全地和撤玛利亚。天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教会,教会壮大了。 回顾教会的历史,天国的道理从当时耶稣一人传讲、只有很少人相信,到今天的数以千万计的人传讲、几十亿人相信;从当时很小的犹太地传到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;从很小的一件事到今天影响人类历史的大事,实实在在是一件奇妙的事,一件充满圣灵能力的事。
芥菜籽变成了大树,万国万民都要归向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