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
:::会 员 登 陆:::  
 会员名称  
 会员密码  
 验 证 码   
  

:::超 级 搜 索:::  
 栏  目 
 类  别 
 关 键 词 
 站内搜索   网络搜索
  

:::热门文章TOP10:::  
 今日省思:圣母无染原罪
 今日省思:权威
 今日省思:悔改
 七克真训(八)
 中华殉道圣人
 献县教区各堂口的来历(待添加)
 今日省思:洗者若翰
 第五届世界穷人日文告
 四个修士
 今日省思:凭坚忍保全灵魂

:::版权及免责声明:::  

  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
  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

 来    源: 互联网
 作    者: peter
 发表日期: 2021/6/29 13:06:38
 阅读次数: 2
 文章标题: 信仰文摘网文博摘 → 七克真训(四)
 查看权限: 普通文章
 查看方式: 查看:[ 大字 中字 小字 ] [双击滚屏]
 正    文:
七克真训(四)

 论仁爱宽恕以克嫉妒第二
何为嫉妒呢?曰:是忧人之福,乐人之祸。妒是傲情的朋友,记念人恶,诽谤人非,喜人有灾害,这些恶,都是从妒内生出来。色溺加曰:福乐越公越美。你有吉祥荣福,无人共享,不算是福。妒人反说:福乐要私自独享,方算得是福,若与人同享,不如无有。
人行别的恶事,先必心中有乐想,然后去行,如乐想财者,犯偷盗,如乐想色者,犯邪淫。惟嫉妒不然,不独害灵魂,且失心中的平安,常是忧闷痛苦,没有一毫的安乐。所以说,人犯别的罪,是用眼前的暂乐,换身后的永苦,嫉妒是用眼前的重忧,招身后的永忧。故此妒人有两个地狱,在生一个地狱,是自己苦自己,死后一个地狱,是魔鬼苦自己。再者,妒人不但伤心苦灵,尚且伤身不少。圣经曰:妒人必不长命。因妒生恨,神形俱不平安,既内外都不得安逸,必生出许多怪病,若不以爱克妒,虽服良药,亦不见效,所以必定寿夭早亡。
妒比怒更恶。怒是因别人伤了我,我才怒他,所以怒是从别人起。惟妒情是从我的骄傲生,是怕别人的福德超过我,我想法害他。
妒比吝也更恶。吝是舍不得给人,但也不恼恨人。妒是自己不肯与人同福,又不喜人德福。天主慈人爱人,所以美福美德,常愿赏人。天主本情至公,不论善恶,日月同照,雨露同润。妒人反是,喜人凶,忧人吉,独愿天主照顾自己,弃绝别人,慈爱自己,恼怒别人,丰厚自己,吝惜别人,岂不是至恶呢?仁人爱主万有之上,爱人如自己,所以见人之凶祸,伤心要救,见人福德,如己福德,心内悦乐,赞美天主是福德的根源。妒人不是这样,见人有福,为己祸,见人有祸,为己福。自己有,人也有,不算是有,自己大,人也大,不算是大。要自己有,别人没有,要自己大,别人都小,才算是有,算是大,所以把人的福德,作了自己的祸害。圣额我略曰:因人光,自己暗,因人乐,自己忧,因人善,自己恶,因人安,自己病,因人生,自己死,可悲也夫!有爱德之人不然,与人同乐,同忧,同好,同恶。独魔鬼,恶人吉,喜人凶。妒人与魔鬼同心,岂不是魔鬼之徒么?耶稣对宗徒曰:你们能爱人,方是我的徒弟。魔鬼亦对人说:你们能妒人,才是我的徒弟。但魔鬼虽嫉妒,妒人不妒魔。单妒同类之人,所以比魔鬼丑。
傲情虽大,遇着谦就止了。怒心虽盛,遇着忍就完了。贪心虽深,得了财就息了。诸恶皆是如此,还可以救得。惟嫉妒不然,独厌人福德,所以随人的福德,长他的嫉妒。你越忍,他妒你的忍,你越谦,他妒你的谦,不丧了你的福德,他万万不能歇。心妒人的财物势位,还可以弃财舍位,为止他的妒心,若是妒人的善德,谁肯失了善德,丧了灵魂,为止他的妒情呢?
别的恶情,虽牵引人作害人辱己的事情,比不上妒情的利害。昔有贤者数百人,弃世修道,其中一少年,大有圣德,名巴孥。有人嫉妒他的德行,就找机会害他,把自己数日写的书,暗暗藏在巴孥的房内。到了聚会之期,众友都要把自己数日所写的书,送交于会长,但嫉妒之人,空手来了,对众友曰:我写的书,被人偷去了。求会长遍处找寻,后果从巴孥房内找出来了。众人皆以为怪,曰:此乃素日有德之人,还作如此的丑事。然巴孥不辩,也不承认,不过跪下求赦。会长按法责罚之,不准他在会。嫉妒之人,见了这样,就满心欢喜,扬扬得意。不料魔鬼就到众人面前,证明此事假真,又伤残嫉妒之人,为此,众人越发敬服巴孥。天主也显他圣德的凭据,因众人祈求天主,为驱妒人之魔,魔竟不走,还是巴孥扣求天主,魔就去了。可愧此妒人之心,自己不肯修德在人以上,单用嫉妒屈人在人以下。到底不能逃天主的明鉴,善人的圣德,越发显,自己的妒恶,越发明。因圣德美名,都是天主的恩,所以嫉妒人之德名,就是嫉妒天主,天主如何不厌恶?不但死后,天主罚他,就是眼前,也不肯宽恕他。
可惜妒人之愚,不明损益的真理。若你嫉妒人的世福,人有世福,并不是夺了你的,为何要妒呢?人有凶事,亦不能分了你的凶事,为何要乐呢?但妒人只要损人利己,你虽愿别人受损,恐怕别人倒不得受损,你反先要受损。若你妒人的才德,然才德之路狠宽,普世之人,都能同入同行,同取同用,如灯一盏,虽分百千盏,不能损其光,反加上百千光。才德在人,你能取法,不禁止你取法,才德在你,你能分给人,你也不能受损。
嫉妒者,常要胜众人。妒者虽胜了万万人,他不以为荣,倘有一人不能胜,他就满心忧闷。人在他以上,他就妒人超过了他;人与他同等,他也嫉妒,因他不能超过人;人在他以下,他也嫉妒,恐怕人赶上他。人人都是他的仇人,独居没有朋友,上妒不爱天主,下妒不容众人,虽得了世上的全福,也还是天下头一个苦人。
荣名的根源,就是功德,有功德,必有荣名。善人见别人有功德,虽不爱,也不妒。妒者愿得荣名,却没有荣名的根本,单是要辱人荣己,压人在下,尊己在上,损人益己,这就是妒者求荣名的根本。


论戒记念他人之恶
善人是众人的镜子,人用善人之德镜,对照己恶,以便去恶。再者,人虽至善,必有些微小缺欠,妒者不喜想善人之大善,单看善人的小缺欠,这是如同用昏镜照面,焉能看见自己的丑么?所以不但不能照见己丑,且越发加上妒恶,如鸱鸟怕见日光,日光越大,他的眼睛越昏。
凡人用心揣度人的事情,如用玻璃镜看物一样,都是随镜子的颜色,镜子是黄色,看物都是黄色。人心有爱德,无事不显爱德的情,心有嫉妒,无事不发嫉妒的性。你看有爱德之人,见人善必要信,见人恶,必要推辞。虽见人有恶行,必说是外貌恶,他的意思未必恶;虽意思恶,必说他是不知,偶然而犯。若十分不能推辞,他还要解说,他是万不得以而作此事,恐我到了他这个地位,还不如他。你看有爱德之人,见人的恶事,还是这样动心,替他推辞,何况见人的善呢?真如蜜蜂一样,采的花虽苦,然作的蜜却狠甜。妒者则不然,见人恶,他就讥笑,见人有小过,他说是大过,见人有善,他就生疑,不说是外貌不真,就说是偶然不常。这样的人,遇着别人的善,且长自己的恶,何况见人之过呢?真如毒蛇一般,以花为毒。别人有真德,他说是假善;有真谦,他说是卑贱;有真忍,他说是软弱;有热心,他说是装扮;有清廉,他说是沽名;有缄默,他说是愚笨;有口才明辩,他说是诳诞;有正直之心,他说是傲抗;有庄敬端正,他说是古怪矫强;有和颜悦色,他说是阿谀委随;有施济,他说是妄费;有节俭,他说是鄙吝;有道劝人,他说是图赞美;总是万善万德,一过妒者之目,都成了恶事。盖舌乃心之苗,心乃舌之根。人有妒心,必发妒言。妒心如山上之树,无风不动,有风则摇,风越大,树越摇。妒心亦是如此,别人没有福德,妒心还能止息,别人的福德越大,妒心越动。
别人的善恶,狠难定断,因事的邪正,由人的意思。心意,如眼一样,眼明,全身都光,眼昏,全身都暗。你看不见人的意思,如何断得人的善恶呢?人心藏在内里,惟天主知道,所以善恶的真假,天主才能定断。圣经曰:不可先断人之事,主来审判的时候,能照人心的隐念,能显人心的曲直,那时方知道,那一个该受褒,那一个该受贬。所以据人的外貌,就审判人的隐念之恶,算是僭天主的权,傲罪难免。圣经又曰:天主狠恶以恶为善。以善为恶之人,你见人之恶貌,就定是真恶,怎么能够,不把真善当作真恶呢?虽你审判不错,到底事情不明,就轻断人恶,岂不是罪么?人用公道的平心,断人的事情,还怕有错,况用妒心断人之善恶乎?因妒心能昏人目,使人不分真假,妄议审判,如何使得呢?圣保禄曰:人或善或恶,将来各有审判,与你何干?为何你不审己,要审别人呢?
别人的事情,虽全善全美,若你用妒眼看他,都变成恶事,若你用公道的良心看他,就变成善事。所以你偶然看见别人有一件恶事,立刻你该看你自己,定不得你的恶更多更重。你不嫌你的多恶,就嫌人一样小恶,有是理么?有人问贤者曰:为何我常想人的恶呢?答曰:因你不用心想你的过恶。古修会中有一犯规矩者,众人想他该受重罚,把他拉到会长每瑟前,求定他的罪罚。会长立时用一个大口袋,装上沙子,斤两狠重,勉强背在背上,走到众人面前。别人问他为何如此,答曰:这一大口袋沙子,就是我的罪过,又多又重,背也背不起,改也改不了,如何有工夫审查别人的罪过呢?众人一听此话,各自羞散。有一贤者,名加当,妒人说加当日夜贪饮,如何称得贤人君子呢?旁人辩曰:加当日夜勤苦,总理国事,你就不说,你岂没有看见听见么?然加当本是一个好人,妒者说他是贪饕之人,不妒者说他是君子。
昔有一诚德之士,名京大瓦尔,偶见一贫人,就说:可愧我不能轻世,如此贫人。见一富人,就说:可愧我不能守德,如此人守财。见一妇人打扮容貌,就说:可愧我不能修德悦天主,如此妇人修容悦世人。此德士一生都是如此,到死的时候,两目发光如星。旁人见此,以为怪异,忽闻有声音说:因此人一生看别人修己善,所以天主赏他今日双目发光。


论戒谗言
圣基所曰:想人秽行,污了自己的心。说人的秽事,污了自己的口。拿人的秽物,污了自己的手。好毁谤者,如猪相似,走到花园内,香花不采,清水不饮,他所喜欢者,是臭泥污水。谤者亦然,听见旁人讲别人的美德高才,可赞颂的事,可效法的事,他就厌听厌闻,一听人说别人的过恶隐失,就喜欢听,喜欢问,快快的泄露出来。又衔在心内,发在口里,才乐意。
毁谤者,如盗贼一般,日里怕人看见,不敢偷东西,夜里挖墙穿壁,盗人财帛。谤人亦然,当面说好话,装作好人,转眼回头,就毁谤人之善行。谤者不但如贼,且比贼更凶,贼不过偷人的财帛,谤人是损人的善德。又比地狱更凶,地狱是吞死人的罪恶,谤人不论善恶,不拘生死,一并全吞。又比魔鬼更厉害,邪魔诱人,人未必都依从,就依从,也不敢明作,不过是暗暗的作,不许旁人知道,不过是害一个人,不算狠厉害。然谤者掩人的美德,使人疑惑,不爱慕他,又扬人的隐恶,使人知道,叫人都憎恶他,你看谤者害己害人不少,所以比魔鬼更厉害。谤舌虽小,能生大害。圣伯尔纳曰:谤人之舌,比蛇更毒。蛇一口只伤一人,医之不难。谤舌一言,能伤三人:谤者一,受谤者一,听谤者一。谤者,心妒而犯罪,听谤者,心喜而犯罪,受谤者,心恨而犯罪。所以丧国败家,使朋友不和,兄弟不睦,父子不亲,夫妇失爱,都因谤言之故。圣经曰:谤言如刀如箭,伤人无数。又曰:双舌之人,这头说好,那头说歹,必遭大祸。又曰:造谤言者,常自争杀,自己灭绝,害人终害自己。圣额我略曰:吹灰者,眼目必受伤,谤人者,神目受昏。又说:升天者,必不毁谤,毁谤者,必不升天。
毁谤者,本要坑害别人,到底不免坑害自己。有一贤者,设一比方训人说:狮乃百兽之王,一日大病,众兽都来叩安,惟狐狸未到。豺狼就在狮子面前,毁谤狐狸说:大王有病,我们都来请安,惟狐狸轻慢大王,不来叩安,此真可恨。不久狐狸就到了,又知豺狼毁谤了他,走到狮子面前扣安。狮子大怒,问曰:你为何如今才到呢?狐答曰:小狐非敢故意来迟,但因大王有病,百兽都空手来问安,并不想法子治大王的病,但小狐遍走好多地方,问过多少医生,求一良方,为治大王的病,故此如今才到。狮子大喜,问曰:有何良方?答曰:要剥下活狼的皮,趁热披在大王的身上,立刻就好了。狮子说:现有一狼,才告了你,就把他的皮剥下来,披在我身上。果然这样作了,病也好了。你看这虽是一个笑谈,到底是训人的至理,总是害人终害自己。
毁谤有多样:一,是无故漏人的隐恶;二,是喜听人过;三,过虽是明的,但有人不知,故意扬开,又加增言语;四,人的行为,似善非善,似恶非恶,妄定为恶事;五,埋没人的美善美德;六,以人的真善,说是假善。这些恶情,都是从毁谤而来。
善人之德光,如蜡烛一样,蜡烛虽光,不免有烛心之昏,剪去烛心,火光才明。善人之德虽大,不免有小过。天主准谤者毁善人之过,如剪烛心一样,以加善人之德光。所以用手指折烛心者,烛受光,指染黑。谗善人之德者,加人德之美,显自己之丑。昔有一贤臣,国王狠爱他,一日出外,见穷人求济,贤臣命跟随者,施钱与他。穷人曰:我不要钱,惟求大人收我在家,以效力服侍大人,至终而后已。贤臣果然收他在家。后来国王越发宠此贤臣,但同列之官,大生嫉妒,在王前告他,曰:国王宠待某人,无以加上。他反不知足报恩,还要谋位篡权。王若不信,王将试之,明日他来见王,王告诉他,王要去位修道。他若是有谋位篡权之心,必定喜王去位修道,还恐国王离位不速,必定急口帮助。他若是不喜王去位修道,臣言就是虚诳。因西国多有贤王去位修道,所以谗臣设此计策,以害贤臣。次日贤臣见王,王用谗臣之计策,试探他。他不晓得是试探他的话,就信以为真,喜王去位修道。王见他喜欢,就信谗臣之言是真,口虽与贤臣言语,但心中又疑又恶。贤臣亦觉国王言语气象,与先不同,到底不知,为何缘故,后回家才知道,受了人的谗谤,难得申明此冤。昔日所收的那个穷人,见他忧闷难堪,问其缘故。贤臣老实告诉他,他就答曰:大人要申此冤,不为难矣。请大人脱去朝衣,穿上修道衣,又将家产尽散于穷人,然后进朝求王,准大人随他修道,王就明白了。贤臣果然如此作了,穿上修道衣,进朝见王。王大异,而问其故,贤臣对曰:前日王说要弃国修道,臣愿从王,以把家赀都散给穷人了,特来问驾,何日起程。王就大醒悟曰:真是大德的忠臣。王就把那谗臣,就革弃了。如圣经曰:作坑为陷别人,反陷了自己。妒谤之人,常是如此。


论戒听谗言
圣经曰:愁面灭谗言,如北风散浮云。此言是何意思?答曰:若有谤者,在你面前,谗谤别人,你愁面厌听,他就不喜谤了,若你欢容乐听,谤者也就喜欢谤。圣伯尔纳曰:谗谤的罪,与听谤的罪,都是一样大。比方你家有恶犬伤人,你能救而不救,就是如领着狗咬人无异。你听见谤者谗毁别人,你以正言正色,都能止他,你不但不止,且张耳喜听,又细细查问多谈,岂不是与谗者之罪相等么?
可怕可避谗谤之人。他在你面前,谤别人之过,又必在别人前谤你之过,如买卖贩子一样,用别地方的货,卖在这里,又把这里的货,卖在别地方。圣基所戒谤者曰:你言人善,我该听,你谤人恶,我该塞耳,为阻你的恶言。又戒听谤者说:你行路遇见臭秽之尸,必塞鼻趋过,否必是愚人,且臭气熏鼻,不久腾空而散,谤言入耳透心,损坏人德,若不速速躲避,岂不更愚么?
有一修院中,一幼年修道者,要辞院回家。旁有一老者,问其缘故,答曰:因别人常毁谤我。又问曰:你如何知道呢?答曰:因一位年长者告诉我,故此我知道,我也就信。老者训曰:这就不可信了。若他真是一位年长的人,必不告诉你,他既传谤言,就算不得年长的人。少者就醒悟曰:今我才知道,不是别人毁谤我。所以谚云:来说是非者,就是是非人。
有人议论别人的恶,你该阻挡,若议论你的恶,你该谢他。有人问曰:他谤我辱我,为何还要谢他呢?答曰:谤者以妒心谤你,为他有害,若你以忍耐承受,为你有功。比方你面上有污秽,不用镜照,你不能知道,谤者就是照灵魂污秽的镜子,你自己有恶,难以认得,谤者毁你,你就认得,也能改过,所以你该谢他。虽恶人用大刑拷你,你还该乐受为天主,何况一句谤言乎?所以你不拘有恶无恶,若你要真心修德,定要忍受人的谤言。你看古圣先贤,真修大德者,皆喜受人的谗言,比世上受人的赞美更乐,因他们知道谗言益德,赞美损德。圣方济各常曰:别人赞我,是推我下堕,别人毁我,是催我上天。所以有人毁他,他急忙感谢曰:你真是我知己的好朋友。谗言如大风,小船遇着,就当不起,大船遇着,越走得快,到岸更早。小德遇谗言,就易怒伤德,大德遇谗言,德越加,善越大。
昔有一贤女,名里都,有人谤他,他就感谢。旁人问其缘故,答曰:因圣经上耶稣曰:为义而受窘难者,乃真福,为其以得天上国。我要走到天堂,他催我上去,我该感谢他。


论嫉妒之害
嫉妒是诸恶之根,众罪之府,人心之毒,灵性之迷,争斗之泉,骄傲之芽,人福之忧,人祸之喜,太平之仇,和睦之敌,总是万恶之种,乃邪魔之本恶。圣经曰:人在世遵守主命,不久就得天堂。魔鬼嫉妒人的福乐,就引诱原祖背命,人就入了死路,失了天堂,所以魔乃嫉妒之祖。吾主曾责仇人曰:尔等皆魔鬼之子,魔要杀人,你等要杀我。圣基所曰:为何称妒人是魔鬼之子呢?曰:因魔鬼不但妒人之福,还妒天主之福,妒人亦然,不但妒人之善,且妒天主赏人之善,妒心与魔心相同,所以称谓魔鬼之子。妒心一入人心,大变人性,以人为魔,妒入魔心,妒满普世,妒入原祖长子加音之心,杀了胞弟,妒入主仇之心,杀了吾主。你骂魔鬼是奸淫、盗贼、悭吝、贪饕之神,他必不肯服你,骂他是嫉妒之神,他必不敢辨。再者妒人比魔不如,魔妒人类,不妒同类,妒者不拘远近亲疏、贫富贵贱、好歹仇友,一概全妒。圣祭彼罗曰:妒罪入心,别罪同入,如重己轻人,恶人胜己,己要胜人,埋人之能,掩人之善,扬人之过,忧人之喜,喜人之忧,这些都是妒罪的伙伴。色溺加曰:不必可怜受妒之人,只当可怜嫉妒之人。你的嫉妒,就是你的地狱,在世妒火烧你的心,死后妒火烧你的灵。你妒人之善,反扬人之恶,显你之善,你闻人之善,如箭钻你的心一样,一百人之善,就如一百枝箭伤你,你心内如何得平安呢?又问受妒者说:妒人妒你的善,你越富增你的善,就越加他的苦,这就是报答妒仇的好法子。圣经曰:罪人是昏迷之人,惟嫉妒者更是昏迷,比如淫人迷在逸乐,傲人迷在光荣,贼人迷在饥寒,都是要得便宜,妒人有何便宜呢?你妒人善,不能损人的善,妒人的财,不能损人的财,妒人的位,不能损人的位,但是白白的苦自己的心,所以妒者之昏迷,真是无比。别的恶,是不按理爱人的美,略可宽恕,妒是不合理恨人的美,如何可恕呢?比方我有美善,人人都爱我,惟妒人反恨我。别的恶还有对症之药调治,单单妒病,无药可治,如瘟毒瘴气,最难医治,只可求主可怜妒人,赏他善剂。


论诽谤之害
诽谤有三样。一是当面发恶言,要羞愧自己的仇人,为快足自己的恨心。圣厄我额曰:这样的诽谤比唾污人面、比利箭射人,更利害。唾面、射箭不过是伤外面,然咒言,恶语是伤人之心。又唾污易擦,箭伤易治,惟咒言伤人之心,一生洗不净。二是坏人的名声,扬人的隐恶,丧人的明善,人长他说短,人是他说非,人实他说虚,真德他说假,不能责人之行,就责人之意。三是强口便舌,乱人的公理,左唆右讼,使人争斗不睦,挟仇告状,花费家产,屈受酷刑。这些恶枝,都是从诽谤的恶根生出来。圣经曰:巧舌便口,使人不和,天主最恶之。惜哉!虺蛇虽毒,伤人有数,诽人之舌,伤人无数。死于钢刀之下者虽多,然死于诽舌之下者更多。圣雅各伯曰:舌在人身,虽是一小肢,然能生无穷之祸害,如一火星入山林,片时尽焚。可不惜哉?可不戒哉?
诽谤之恶,正与爱德相反,爱德是诸德之王,众善之根,诽谤是诸德之仇,众善之敌。圣经曰:天主所恶之罪有七样,然所最恶者是第七样。一是傲目,二是咒舌,三是妄证,四是伤人,五是恶谋,六是故意犯罪,七是诽谤,惹人不和。前六样都是重罪,然第七样更重,所以天主更恶之。
圣经上记载,每瑟圣人之妹,名玛利亚,诽谤每瑟,天主立刻罚他长一身狠丑的癞疮。又有恶党大旦、亚比二人,诽谤每瑟,天主立刻命地开口,吞下恶党。后又有恶人诽谤每瑟,天主命山中毒蛇出来,鼻喷火烟,咬死恶人。你看天主今世罚诽谤之人,是这样利害,后世之罚,能说得来么?史书记曰:昔有一诽谤之人,死后下了地狱,后显见他的朋友,浑身都受重苦,唯舌上之苦更重,舌头长出狠长,用齿嚼断,后又复长出来。友问其故,答曰:我舌之苦,是天主罚我毁谤之罪,因我在世时常诽谤人的名声,言人的长短。今我受此苦,乃理乃义,言毕不见。尔今闻之,可不戒哉?有人问曰:我有多过,自不能识,必须他人告诉我,我才知道,方能改过,今说不许言人之过,岂不是塞我改过之路么?答曰:谤人之恶,全全禁止,劝人改过,没有不许。若无故无益言人的长短,就是诽谤,若有故有益告诉人的过错,劝人改过,就是爱德。故益有两样,一是公益,一是私益。比方有人私图反叛,阴谋劫杀,此乃众人之公害,该当告诉有权者止之,这就是公益的缘故。若见人无知作恶,伤害自己身灵,我当亲身告诉他,提醒他,若我不能提醒他,当寻一个比我更合式之人,如代父、神父、好朋友等,暗暗告诉他们,使好教训他,免他身灵受害,这就是私益的缘故。除此两样不可轻泄人的过失。
诽谤之罪都重,然重有不同。若人有私恶,独我一人知道,在别人前扬他的恶,这是重罪。若人有难定之事,似善非善,似恶非恶,我谤定为恶,此罪又更重。若人有真善,我谤为真恶,此罪又是重上加重。
反悖圣神之罪有六样,其中有一样更重者,就是嫉妒他人的圣宠。天主圣神至善,赏人圣宠,佑人行善,你嫉妒人的圣宠,诽谤人的善,算是嫉妒诽谤圣神无异。谤者如病人一样,若病人内里坏了,口里必定是苦的,虽尝珍馐美味,都是觉得苦味,此人之性命,必是危险难救,妒者之心亦然,以善为恶,以真德为假德,可知他灵魂之病,重而难救。
谤恶传开狠快,如飞鸟出笼一样,从此树飞到彼树,不久又飞到别树上,你要他站住,万万不能。谤恶起初,不过出一人之口,后就一人传十,十人传百,百人传千,千人传万,你想止住不传,万万不能,所以诽谤之罪,告解虽易,补赎实难。


论仁爱之德
天主所恶者是嫉妒,所喜者是仁爱,因人有仁爱,必有诸德。圣经曰:仁爱,有忍有慈,不妒不傲,不妄行,不报仇。缺此仁爱之德,诸德皆虚,你虽洞得各样的奥理,虽能言天神之话,虽把家财都施济穷人,虽能舍身致命,若你没有仁爱之德,都是无用。所以十诫总归两条,爱天主万有之上,及爱人如己。
圣若望宗徒年老时,不得多讲道理。教友每主日,求圣人讲道理,圣人上位,单讲一句道理:你们教友当相亲相爱。每次如此,教友对圣人说:你常讲这一句话,我们听厌了,求你讲别的道理。圣人答曰:我常讲的这一句话,是吾主亲口所命,你们能守这一句,就够了。这相亲相爱四字,一句就说完了,算不得长,凡人不论智愚,都能洞得记得,又不论贫富老幼,都能遵守。
万物都引我等和睦,你看水合水,火合火,狮不杀狮,虎不伤虎,飞禽都与同类相合,凡无灵之物,都与同类相合,况我等有灵之人乎?天主初造天地时,特生一男一女,为万民祖父母,世人都是如手足兄弟,不可妒恨傲慢。再者,天主又是万民的大父母,世人都是天主的儿女,惟我等奉教之人,更是天主另外所爱之子女,所以我等,更当相亲相爱。
爱德与人人有大益,因一人不能胜猛仇,若有亲友相帮,就能得胜,你有多朋多友,仇人也不敢害你。圣经曰:三股麻绳扯不断。因其合而为一。凡与人不相合之人,虽有乐不为乐,有忧反增忧。比方你有乐事,若别人不乐你的乐,就算不得是乐,你有忧事,若别人不忧你的忧,你必忧上加忧。与人相合者不然,不拘有什么事都有人相帮,虽苦虽忧,都有人相慰,病有人助,死有人帮。
论相亲之爱有三样:一,是本性之爱。比方别人与我地位相同,艺业相同,性情相同,爱恶相同,我就爱他,这算不得真爱德,因禽兽都有此爱。二,是恩情之爱,比方别人爱我,或给送我礼物,我就以爱报爱,这亦算不得真爱德,因恶人都有此爱。三,是超性之爱,就是看普世之人,都是天主的儿女,都是耶稣的圣血所赎,所以我都愿他们,在世热心恭敬天主,修德立功,常受天主的恩爱,死后得享天堂真福,又看天主分上,以爱报仇,以德报怨,常愿仇人得福,又忧仇人之祸,这才是天主所命的真德。若你不克除傲、妒、贪、吝、怒、淫、懒惰的毛病,万不能有此真爱,要克除这些毛病,除了真爱天主,万不能克。圣奥斯定曰:若你不爱造人之天主,也不能爱天主所造之人。因爱天主之心,如山顶之泉,就容易往下流,所以真爱天主者,必容易爱人,因爱人之德,从爱天主之德生出来。
普世之人,如同一身。圣经曰:众人共是一体,彼此相爱,该当如一身百肢一样。一身百肢,各有大小,尊卑不同,行事亦有劳逸、贵贱之分。因各有本分,卑肢也不妒贵肢,贵肢也不慢卑肢,脚也不妒头,头也不轻脚,眼不能听,也不妒耳,眼能看,也不轻耳。各肢各尽本分,全体都有益,各肢劳苦,全体都有功。一肢所得,百肢都有分,如口吃饭,脾胃受食,百肢都得养活。一肢有乐,百肢同乐,一肢有苦,百肢同苦,一肢受荣,百肢同喜,一肢受伤,百肢都痛,一肢有害,百肢都助。仁人亦是如此,见人有乐就喜,见人有贫苦患难,就周济相帮。当知神形之哀矜,不拘多少,都有大功。耶稣曰:你等为我施于穷人一杯凉水,必得大报。又曰:你等救人,就是救我一样。
四体百肢,都先顾本身公益,然后才顾自己之私益,一有患难,百肢都来救护。若头有受伤的危险,手足齐来相顾,情愿自己受伤,免头受伤。若一肢偶然误伤了一肢,受伤者,也不忿怒,也不报仇。有仁德之人,亦是如此,虽顾自己的私益,但更顾众人的公益,所以他一见众人有大患难之时,就不顾自己的性命,为舍身救人,他知道君长代天主之权治民,一见君长有患难,就舍生尽忠报国,以报国家。为何如此?因君长乃一国之首,首受伤,百肢不安,所以保首为先。圣经上天主曰:你当爱人,一如我爱你一样。天主先爱我们,然后才命我们爱天主,所以别人先不爱我们,我们先当爱他。圣经曰:单爱爱己者,恶人都能,如何能得爱人之报呢?天主爱我等,并不是为他自己的益处,单是为我们的好处,所以爱人不当图自己的便宜,否则不是爱人,算是爱自己,也就算不得是爱德。
仁人爱人在世物以上,爱天主在人以上,所以不因世物得罪人,更不因人得罪天主,故此不可图己利益,损伤别人,更不可因爱人的缘故,作非理之事,得罪天主。
天主爱人不是空口爱人,但真作爱人之事。你看天地万物,为爱人而造,降生救赎之恩,为爱人而施,我等爱人亦当如此。圣经曰:尔等不可单以口舌爱人,当作爱人的事情。比方别人贫穷病苦,你单向他说几句好话,并不哀矜帮助他,如何说得是真爱呢?
天主爱人,常久无变,我们爱人,当有恒心不可忽冷忽热,不然不算真爱,算是孩童之情,一时好一时歹。圣经曰:不可轻弃旧友,盖新友不如旧友。新友如花,旧友似松柏,花不长鲜,松柏长青。
爱德有四样:一是爱天主,二是爱己,三是爱人,四是爱本身。一论爱天主。人所爱的,就是美好,但天主是万美好的根源,万物的美好,都是从天主而来,所以当爱天主在万物之上。人所爱的,就是恩情,然天主赏人之恩,至大无比,所以当爱天主在万有之上。我等爱君王,为报他管治之恩,然天主管治之恩,更胜于君矣;我等爱父母,为报他生养之恩,然天主生养之恩,更隆于父母矣;我等爱师傅,为报他教训之恩,然天主教训之恩,更厚于师矣;我等受了人的恩情,就要以恩报爱,然天主之恩情,非世恩可比矣;凡世上一切尊贵、美好、良善有德之人,我等都爱,然天主之尊贵、美好、良善诸德,无以加尚,岂不该更爱天主么?所以我等爱天主,尊之不止为君王,敬之不止如父母,感之不止如师傅,爱之不止如朋友,当尊之、敬之、感之、爱之,在万物之上矣。二论爱己。爱己者,不是爱我自己的肉身,但是爱我自己的灵魂,爱德行的美好。圣经曰:今世爱生命者,必失后世灵魂的永生矣。今世恶己生命者,身后必得灵魂永命。三论爱人,爱人就是如爱自己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你不要别人害你,你也不当害别人,要自己有福,亦当愿别人有福,要正别人先当正自己,自己有恶不改去责别人,这是爱人恶己,救人弃已,凡要爱人如己者,先当知道爱己。圣奥斯定曰:你先知道爱已,方可爱人如己,先不知爱己,恐是坏人如己。若人问你爱己否,你必答曰:我爱已。谁肯恶己呢?你既爱己,不当作恶,你作恶,就是恨己。圣经曰:作恶之人,是自恨自己。所以你作善,才能爱人如己作善,你作恶,必是爱人如己作恶,故此凡不知爱己者,也就不能爱人如己。四论爱本身。爱本身,是克制肉情,禁止私欲,要肉身助灵魂行善立功,为后来得复活之光荣,所以随从私欲,贪快乐者,名是爱肉身,实是害自己之肉身,克苦肉情修德者,名是害肉身,实是真爱肉身。


论交友之道
虽众人都可以爱相交,然亦有不可相交之人,当择其善者而交之,当交热心有德之友,固执不受善劝者,不可相交。因有德之人,方能久交,无德之人,无有恒心,容易改变,昨是今非,今是翌非,甚者反爱为仇,故此不可交他。再者,交恶人,必染其恶,交傲人,必习其傲,交淫人者,必随其淫,久交善人者,必从其善,所以说视其友,即知其人,与人相交,不可不谨慎。
交友之道有十样:一,要心志相合,同好同恶。二,要心口相通,不可口是心非,有话同商,有事同议。三,要以恩报恩,不可辜情负义,不可损友利己。四,要劝责过失,朋友有过,须善言劝责,不可阿谀奉承,虽知友不听劝,亦不可不言,劝在我,听在他,与其不言失交友之道,不如言之不听,以尽爱友之务。昔亚立山国王,交一名士,同居数月,名士未曾谏王之过。王曰:我虽是王亦是人,岂无过么?你不能见我之过,算是无智,见过而不责我,算是奉承,就不肯与他相交。又亚热西亚国王曰:人见我过,不肯责我,他虽赞美我,也是不真心。五,不可为友作非理之事,亦不可随他作犯罪之事。因爱天主在先,爱友在后。六,患难相顾,苦乐相同,不可如假友遇顺则交,遇难则离,实如燕鹊一样,夏天就来,冬天就去。七,不可露友的密事,否则算是失信,终成仇人。八,是隐友之恶。九,是准友所求,友有正事求你,你能助,就当快助,不可延迟。十,倘友有得罪你之事,速当宽恕,不可怀恨。守此十样,方是善交朋友。
审判之日,世人都到主前听判,如人对镜一样,镜无定像,随物照像。世人对主审判,一生之善恶,仁爱之人,必受仁爱之判,宽恕之人,必受宽恕之判。圣经曰:哀矜者乃真福,为其将蒙哀矜己也。所以在世不可怜别人,身后不得受天主可怜。
圣经曰:若你不真心恕人,天主圣父必不恕你。圣奥斯定曰:此言如轰雷贯罪人之耳,若假聋不听,真是醉生梦死之人。你得罪天主罪重,人得罪你罪轻,你与人,都算是欠债之人,你不肯赦人的轻债,怎么敢求天主赦你的重罪呢?天主与人立下定约曰:你恕人,我恕你。我等不恕人,算是负约,天主必亦不守约,你记人的仇,天主亦记你的仇。记仇之人,虽大声求主宽恕己罪,天主塞耳不听,恕仇之人,虽小声求主,天主速准其求。你要得天主赦罪之法,恕人就是好法子,所以若别人侮慢了你,你不记怀在心,当付之流水,天主也肯消灭你的罪账。常说受侮不报仇,是大德之人。受侮能恕,乃大勇之人。受侮反加爱,乃大光荣之人。

 


上一篇:七克真训(五)
下一篇:七克真训(三)
【公共评论】[目前共有0条评论] [发表评论]
【相关新闻】 [共0条]
 暂 无 相 关 内 容
【相关软件】 [共0个]
 暂 无 相 关 内 容
【相关文章】 [共1篇]
  七克真训(四)
【相关教程】 [共0篇]
 暂 无 相 关 内 容
友情链接 | 在线留言 | 网站管理 | 会员注册 
Copyright© 2020-2025 教区数据中心
管理员:Peter 建站时间:2020-01-01
服务信箱:m15720378421@163.com Powered By:xianxian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