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。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,请尽快与本站联系!
今日省思:人子必须受许多苦
在今天的福音上耶稣说:“人子必须受许多苦,被长老、司祭长和经师们弃绝,并且要被杀;但第三天必要复活。”“人子必须受许多苦”。这是主耶稣给人生下的定义。
佛教也说人生有七种苦难:“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”第一苦 生作为七苦之首的“生”,就是活着。“生”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,活着就是受苦。 第二苦 老随着岁月的流逝,曾经的精力、健康、记忆一一随风而去,老去的恐惧日渐清晰。对“老”的恐惧,本质上是一种“得到后再眼睁睁看着失去”的恐惧。第三苦 病病来如山倒,虽然打过拳击的人不多,但骤然被击倒的感觉所有大病过的人都有体会。昨天还力拔山兮气盖世,今天就手难缚鸡气游丝了。除了对身体的折磨外,病痛对心灵的考验也颇值玩味。常言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百善之首的孝,在病之前都有可能退却,遑论其他感情了。所以久病之后床前的冷清,也是别有一苦。急病考验肉体,久病考验心灵,小病考验耐性。第四苦 死死的可怕,不在过程那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它的不可抗拒性。人对自己命运的认知,唯一明确的便是一定会死,所以大多数人不会喜欢死。 第五苦 怨憎会便是跟你无比讨厌的人处在同一屋檐下,抬头不见低头见,想不理他还不行,委实烦人;烦得久了,也便是苦难了。 第六苦 爱别离爱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。家人爱之温暖,恋人爱之炽烈,朋友爱之淳厚,实在令人不舍。但人生本来聚少离多。当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,午夜梦回之际,这“爱别离”的滋味,怎一个“苦”字了得? 第七苦 求不得天下熙熙,皆有所求;天下攘攘,皆有不得。如此便有苦恼。世间最怕两种求不得,一种是“得到再失去”,一种是“可望不可及”。作为人生苦难的压轴戏,“求不得”的终极残酷性在于,它甚至剥夺了获得其他苦难的权利,那情形就可概括为“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”。
面对人生的苦,佛教讲要看“空”以求解脱。
而基督徒却让人来面对。因为耶稣说:“人子必须受许多苦”。痛苦是生命的必须。对于基督徒来说,品味痛苦,享受痛苦,是一种习惯,是一种成长,更是一种意境。痛苦是智慧黎明前的曙光。天主之所以这样安排,是因为人生的许多道理,不是靠聪明就能够理解的,而是要靠痛苦后的彻悟。如果说欢乐是朋友的话,痛苦则是老师;如果说欢乐带来聪明和纯真的话,痛苦则带来深刻和成熟。痛苦是人生的拐杖,它会让你变得更坚强。对于基督徒而言,痛苦和磨难,只不过是他们的垫脚石,是他们人生莫大的财富。真正地基督徒在痛苦面前不怨天尤人,相反他会感谢带给他痛苦的人。因为是痛苦让你品味到真正地人生,是痛苦让你知道世事的险恶和人心的冷漠;是痛苦让你明白战胜自己比战胜对手更重要。痛苦,是上帝喂我们吃的一帖药,像苦海一样深邃。和欢乐一样,它让我们的生命增加韧性,我们从欢乐中迷失的,往往能从痛苦中找回来。